包头人大欢迎您 政务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工作 > 审议意见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集体视察全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所提建议落实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8日阅读次数:

市人民政府: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武二斌作的《关于对<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集体视察全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所提建议落实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20198月,市人大常委会就全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主任集体视察,形成了视察报告,呈报市委并印发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市委高度重视,张院忠书记作了重要批示。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集体视察建议,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动作为,细化整治任务,加快工作进度,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常委会全体会议对报告进行了满意度表决,表决结果为满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组成人员也指出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和组织领导工作有待加强。个别地区、部门对中央的精神学习研究还不够深入,指导推动工作不够具体有力;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抓落实、整体推动工作的格局仍需强化。二是村容村貌距离干净整洁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户厕、污水、垃圾处置等项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村组为单位的分类治理标准、模式尚需完善和细化。三是长效保障机制有待健全。一些地区对村容村貌监管不到位,村级组织和村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各类项目的建设运行资金保障不足;资金保障机制、长效管理机制、考评监督机制亟待建立完善。

会议就进一步加强贯彻落实工作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入领会中央文件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和周边地区的成功经验做法,充分认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积极推行县级领导包乡镇、机关单位包村、党员干部包组包户的包联责任机制,着力形成县级党政一把手一线抓督查、部门全域开展指导帮扶、乡镇村组具体实施、农牧民主动参与的四级联动合力攻坚氛围。统筹各项目标任务,倒排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进度,扎实打好乡村振兴第一仗,努力使我市工作进入自治区前列。要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好衔接,进一步细化、实化相关规划,统筹谋划好各类项目、各部门力量,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更大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二、聚焦关键环节,提升整治水平一是要突出抓好以动员群众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加快实现村容村貌大提升。二是要做好相关规划的衔接,关注农村空心化和自然村差异化大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实用出发,认真开展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分类认定工作,合理确定每个村庄所属类别,明确每个村庄整治标准和模式,避免求新求高和重复建设,全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总结农牧区群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周边地区成功经验,组织专家开展户用厕所粪污自然消纳模式在一些人口较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推广的可行性研究。合理分类推广使用一格式、三格式无害化处理工艺模式。加大推进户用厕所新建和改造力度,提高改厕普及率群众满意率。四是切实加强生活污水治理,综合分析村庄人口形势和生活污水总量,推广以户或者连户为单位的污水井消纳模式。五是开展对人口较少、地处偏远村庄设立生活垃圾临时填埋点的可行性研究,探索推广运营成本低、便于实施的处置方式。六是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推广可复制的成功模式,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三、统筹做好资金筹措工作,健全管护长效机制要紧紧抓住中央财政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农村厕所革命给予补助奖励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更多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市、旗县区两级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工作需要。注重整合环保、交通、城乡建设、农林水利等项目资金,合力推进整治工作。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将乡村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制度建设中,推动庭院内外环境卫生由农户负责、村庄公共空间由村级组织负责的管理机制落到实处。高度重视督查、评比在推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全域旅游无垃圾和生态文明示范村、示范户创建以及村容村貌提升评比检查活动,健全完善长效工作制度,持之以恒做好后续管控工作。

请将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送交市人大农牧业委员会征求意见后,20201130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供书面报告(一式35份,联系人:王旭,联系电话:5616027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督查责任人:郭甫欣

督查责任单位:市人大农牧业委员会

 

                         20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