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人大欢迎您 政务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工作 > 审议意见

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0日阅读次数:

市人民政府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秀莲所作的《关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书面审议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同时召开联组会议,就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市政府和法检两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特别是去年10月以来,对标最少、最好、最快的要求,全力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产业环境、城市环境,不断提升企业便利度和群众满意度,全市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受到了群众、企业及有关方面的好评。常委会全体会议对市人民政府的工作情况报告进行了满意度表决,表决结果为满意。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虽然我市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距离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和上级及市委有关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统筹协调、细化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督查考核、形成上下联动强大合力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政务环境方面,主要是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效能有待提高;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明显不足;部门间信息共享程度不够高;政务服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法治环境方面,主要是法治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执法司法力量存在薄弱环节,行政执法、司法服务意识还不够精准到位;解决执行难和破产案件审理需要进一步突破。在产业环境方面,主要是生产要素保障能力不足;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在城市环境方面,主要是环境质量根本改善任重道远;建设美丽宜居城市还存在短板;在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下功夫;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质量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对这些不足和问题,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地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会议就今后进一步加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优化政务环境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效能。各有关部门要对取消下放的行政权力事项进行全面评估。对国家、自治区和市本级取消的行政权力事项不能变相实施审批,对旗县区能承接、能行使的行政权力事项及审批权限一律下放。下放事项及审批权限要坚持权力与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加强、权力下放与能力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做到事项下放到位、事项授权到位、指导培训到位。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取消下放事项监管办法,确保事中事后监管到位。全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尽快将行政许可权事项和人员同步划转。积极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到位,努力实现一口受理、窗口运作、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的运行机制进一步精简审批程序。在减材料方面,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申请材料,一律取消;凡申请材料能整合的,一律整合。在减环节方面。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现场踏勘、专家评审等环节,一律取消要对审批环节进行再精简、再压缩,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在减时限方面,现在承诺时限基础上,进一步压减承诺时限。要理顺大厅和部门的权责关系。通过改革,着力构建高效便捷、权责明晰、统一协调、运行规范的行政审批管理体制。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对标全国各地区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把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作为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常抓不懈,确保各项改革政策和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按照《包头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方案》要求抓紧整改,充分利用集中办公、现场指导、远程培训、实地督查等多种形式,全力推动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政务环境的政策措施,在人流密集场所显著位置展示蒙速办二维码及使用教程,提高群众蒙速办的知晓率、注册率和使用率,全面提升服务事项覆盖面,形成良好营商环境氛围。

    三是要整合集成,加快推进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加强顶层设计,整合部门业务系统,加快推进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系统贯通、数据共享,推动各类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一网通办。在实现一窗受理”“一网受理的基础上,实现窗口工作人员一窗办理”“一网办理,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档管理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市本级数据资源共享的要求尽快完善数据资源目录,推动旗县区部门全部接入数据共享平台,开展数据挂载和共享。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体系,构建大数据交易平台和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在数据确权方面,建立数据确权和数据管理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在数据开放方面,建立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提供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支持;在数据流通方面,建立完善政府共享企业数据制度,促进政府和业之间数据高效有序流通;在数据交易方面,建立大数据交易平台,以第三方身份为数据提供方和数据需求方提供数据交易撮合服务。

 四是要进一步强化政务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市县两级政务服务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年轻的专业干部,配强班子,充实力量。采取委托专业机构的方式,强化运维运营队伍,常态化配合政务服务部门开展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及整改工作。依托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智慧监督平台加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码上监督加大基层好差评硬件配备和系统维护,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渠道全覆盖,全面落实差评回访制度,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同时,还要畅通热线、网站、窗口、短信等咨询诉求渠道,以群众满意倒逼服务不断优化。要持续加强日常监督,常态化开展效能监察、纪律检查、音视频监督和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查处建立奖励机制严管厚爱双管齐下,激励引导窗口人员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大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考核和考评制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优化法治环境方面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畅通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与企业的沟通渠道。持续加大法治宣传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开展法治宣传,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发布白皮书或司法建议等形式提供依法守法指引。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和信息服务,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二是进一步强化执法司法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要结合司法体制改革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建立和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体系,提升行政执法司法人员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特别要严厉查处执法不力、推诿扯皮、司法不作为问题,消除各类隐性障碍,提高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效率。创新调解工作机制,推动调解、仲裁、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走访企业联系活动,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三是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破产程序启动和破产企业识别机制,制定并运用好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规范指引,指导基层法院做好破产审判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和全覆盖的网络查控体系,并不断强化建立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协同办案平台和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依法严惩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提高实际执行到位率,保证企业合法权益。

优化产业环境方面

一是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切实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加快园区道路网、市政网、能源网、水利网、信息通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公共交通、金融商贸等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引导和帮助企业增强信用意识,提高抗风险能力和获得信贷支持能力。加快推进政银担合作机制,壮大政府性担保基金,实现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在政府、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之间的合理分担,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探索在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中实现电力接入并联审批,并增加电网设备投入,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学习和借鉴上海等地经验,试点开展供电供水企业在工程建设期间提前提供接电、接水预装服务,企业提出开户申请后即可一键接入对于制约项目落地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土地、产权、环评、供水、供气及历史遗留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特别是要针对能耗双控趋紧带来的影响,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疏堵结合,有效破解能耗指标对项目建设的制约。

二是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新媒体、微信等多种媒介进行政策推送,多形式、全方位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和惠企政策,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加大政策落实督查力度,督促各旗县区及市直部门抓好政策落实,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及时有效落实到位。根据国家、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对已出台的政策和措施进行梳理评估,并适时调整完善,使政策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在全市上下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对高价值知识产权的培育和资助奖励机制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贴补和专利保险费补贴政策

优化城市环境方面

一是强化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绿色发展动力,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扎实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清洁取暖改造工作。持续跟进入黄断面水质问题整改,保障四道沙河、昆河入黄水质稳定。加快推动重点流域的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提高入黄水质标准。全面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实做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污染状况摸底等基础工作。大力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依托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加大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设施,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清洁处理能力。

二是不断完善提升城市硬件功能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收集能力,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善再生水管网配套建设,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对城市景观风貌再塑造。进一步拓展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提高园林绿地分布系统性和均衡性,构建纵横交错、遍布城区的城市绿道网络体系。改造提升存量绿地,打造绿化美化亮点,推动城市形象品位再提升。不断细化市容管控和环境卫生各类执法、管理标准,完善城市精细化、长效化管理体系。研究历史遗留违章搭建的分期治理办法,严厉打击新的违法建设行为。完善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不断强化和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开展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

三是持续推动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各级财政要将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纳入预算,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要把社区文化体育中心场所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不断完善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儿童娱乐和体育健身设施,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内容。加强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引进优秀的文化体育创业创新专业人才,造就一批基层文化体育服务骨干。

请将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在送交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及相关委员会征求意见后,于20211015日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一式35份)。

 

督查责任人:郭甫欣  巴晓雯     

督查责任单位:市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委员会


20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