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人大欢迎您 政务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工作 > 审议意见

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分级诊疗及相关医保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5日阅读次数:

市人民政府: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斌作的《关于全市分级诊疗及相关医保工作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并召开联组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同时,组成人员在审议中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制约分级诊疗工作的推进;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分级诊疗服务基础不扎实;四是医保配套政策杠杆调节作用发挥不充分,对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助力不够。

常委会全体会议对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分级诊疗及相关医保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了满意度表决,表决结果为满意,并就今后进一步做好全市分级诊疗及相关医保工作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夯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改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深化医改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目标要求及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工作安排,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抓好分级诊疗及相关医疗保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动将此项工作列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重要议事日程,强化主体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政府主导、分级管理,卫健、医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发改、财政、人社、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大部门间沟通协调力度,共同推动我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顶层设计,提供政策制度支撑。充分发挥领导小组职能,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吸纳借鉴,进一步谋划研究推进分级诊疗的举措,制定调整完善分级诊疗及医保配套工作的方案制度政策。三是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力争足额安排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资金。市政府要加强对旗县区公共医疗卫生经费的预算管理,督促旗县区及时落实上级补助资金,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得到有力保障。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群众到基层首诊。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对分级诊疗及医保配套政策的宣传,使广大患者和群众能够真正了解国家、自治区及我市出台的相关便民惠民政策。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服务项目及能力建设的宣传,使群众真正了解到基层就医的便民措施、服务项目以及能够享受的待遇政策,增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逐渐改变就医习惯,自愿到基层首诊。

二、以强化医联体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一是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医疗资源。要综合考虑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人群分布等因素,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医疗资源,既要避免一些地区因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造成资源浪费,也要避免一些地区因医疗资源匮乏造成老百姓就医不便。针对市三区二级医疗机构因紧邻三级医疗机构,就医人员严重萎缩,造成医疗技术人才和设施设备资源浪费的问题,偏远旗县区及新建城区优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以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二是着力提升医联体的内涵建设。要下大力气抓好《包头市医联体建设规划方案》的实施,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借鉴镇江、运城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深化我市医疗集团、医共体、专科联盟等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全面启动城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和管理,着力形成有序的分级诊疗就医秩序。在市政府主导下,卫健、人社、财政、医保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协同配合,及时研究出台配套政策,逐步破除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确保我市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改革顺利推进。要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医联体给予适当财政补贴。要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总结包钢医院牵头的紧密型医联体、固阳县医院牵头与西斗铺镇卫生院试点建立的县域医共体的经验和做法,组织好交流观摩,将成功的经验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三是强化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覆盖各级医疗机构,促进医疗信息服务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促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四是规范双向转诊规程。建议卫健、医保等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制定出台双向转诊指南,统一、细化转诊流程和操作规范,简化转诊手续,缩短办理时限。

三、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夯实分级诊疗服务基础。一是建立基层人才队伍保障机制。学习借鉴运城经验,采取县聘乡用或者医疗集团统一招聘、科学配置服务基层的聘用机制;给基层一定的倾斜政策,适当降低进人门槛,进一步完善基层人才职业发展环境,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人才流动机制。持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按照全科医生配置要求,加强引进和培养,采取建立培训基地培养、与院校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全科医生。二是着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基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要以提升医联体内涵建设为抓手,发挥医联体内生动力和集聚效应,强化远程医疗和协同医疗服务,扎实推动医疗卫生人才、技术和管理下沉,推动医疗服务同质化发展,提升基层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三是强化对签约家庭医生的管理,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落实。要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职责、服务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的绩效考核及结果运用,落实国家有关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补助相关政策,激发家庭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发挥好群众健康守门人作用,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衔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合理就医秩序,提升群众签约服务获得感。

四、强化医保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引导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一是科学合理制定总额控费标准。调整现行基层医保总额控费政策,对旗县区(尤其是外五旗县区)医疗机构在总额上给予倾斜,适当提高其总额控制额度;在确保医保基金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在探索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数限制,以引导、鼓励患者到基层就医,提高基层就诊率和下转患者接纳率;在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监管的同时,及时研究拨付医保基金事宜,合理制定两定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定期对账制度,能提前拨付的尽可能提前拨付,从机制上解决医保基金支付周期长给医疗机构运营造成压力的问题,为老百姓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提供重要保证。二是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差异化医保支付方式,按医疗机构级别合理确定单病种价格、总额控费指标,引导患者到低费用基层医疗机构有序就诊。学习借鉴柳州等先进地区DRGs精准控费管理经验,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实施路径,加快推进DRGs平台建设,以规范诊疗行为,破解分级诊疗难题。三是不断优化调整住院报销起付线、报销比例。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通过对医疗保险报销实行待遇、支付方式差异化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三级医疗机构和转外就医的起付标准、降低报销比例,逐步引导患者到基层就诊。四是进一步规范慢性病的管理。调整现行慢性病管理政策,促使三级医疗机构尽快科学合理地试点推进门诊特殊慢性病下沉医联体内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及一部分符合条件、有承接能力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并随着试点工作的完善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逐步将其他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逐步扩大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病种范围。以此规范慢性病诊疗行为,控制慢性病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缓解三级医疗机构门诊压力,减轻患者负担,实现患者、医疗机构、医保三方互助互利。五是发挥医联体一体化管理职能,解决基层药品耗材短缺问题。借鉴镇江、运城等先进地区医联体一体化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医联体一体化管理职能,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药品种类、数量短缺问题,以方便群众,留住病人,提高基层首诊率。六是完善双向转诊医保配套政策。在科学合理调整现行基层医保总额控费政策的基础上,探索完善双向转诊医保配套政策,将由上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机构下转患者住院人次不纳入总额控费中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次范围,同时,对紧密型医联体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动态定额指标管理,畅通上级医疗机构下转患者渠道,改变下转困难的现状

请根据审议意见及专题询问实录,认真分解任务,明确办理责任,加大落实力度,将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及清单一并在送交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征求意见后,2020215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一式35份,联系人:王旭,联系电话:5616027,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督查责任人:乌恩孟和 巴晓雯

督查责任单位: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

2019115日